关于2018年成都市小升初的政策,之前在坊间流传了很多版本,有借鉴其它省市的,也有我们成都民间预测的,就在今天2018年4月16日的上午,我们成都市的小升初政策版本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尘埃落定,公布了成教函〔2018〕30号——《成都市教育局关于
2018年小学毕业生初中入学工作的通知》,我们宁静姐姐家长论坛作为四川省最大的家长社区平台,第一时间提供了2018年成都市小升初政策的解读,希望能帮助到这一届的孩子和家长,本解读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偏差,欢迎各位家长提出和指正。
一、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范围
说道成都市的小升初,有一个名词不得不说,那就是“中心城区”这四个字。根据成都市发展需要,2017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对成都市城市空间布局进行了调整,中心城区调整为成都天府新区(指纳入中心城区招生入学范围的区域)、成都高新区(不含成都天府空港国际新城,该新城暂时纳入简阳市统一管理)、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区、温江区、郫都区、新都区,也就是说今年成都的大摇号的范围将扩大,增加了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区、温江区、郫都区、新都区这6个区域,这6个区域的小学毕业生将由资格参加成都市的大摇号,以往这部分孩子要参加大摇号,就只能选择九外进行摇号,从今年开始可以在学校的选择上扩大选择面。
其余9区(市)县为郊区新城,包括:都江堰市、邛崃市、崇州市、彭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简阳市。
二、学位计划及划片办法
公办初中学校实行成都市户籍小学毕业生在户籍所在地区(市)县参加划片或划片随机派位入学。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区域内学校的学位计划及划片工作。不得将优质初中划片范围扩大到所属行政区域全域。片区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调整划片范围要慎重稳妥。
民办初中学校实行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制,学校要将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定备案后的招生方案、招生简章、《2018年成都市民办学校初中招生信息公示表》和《民办学校2018年初中招生承诺书》等招生信息通过学校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向社会公布。
三、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的方式和以往是一样,全部通过网上采集。只是由于今年具体文件公布的时间比以往要晚一些,所以采集信息的时间也比以往要晚一些。
在成都市小学就读的所有小学毕业生须于4月19日至28日登录小升初网络应用服务平台(访问网址:www.cdzk.org,点击“小升初网络应用服务平台”),注册小升初网络应用通行证,进入毕业信息采集系统完成个人信息的核实和修改。
(一)在本市就读、户籍与就读小学不在同一区(市)县的成都市户籍小学毕业生,须于毕业信息采集前向就读小学提供相关材料,由就读小学按学生户籍进行材料汇总和统一转交,由户籍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在户籍所在地小升初。
(二)在成都市外小学就读、回成都市就读初中的成都市户籍小学毕业生,须于4月19日至28日持户口簿和学籍证明材料(学籍证明材料原则上应有准确的国网学籍号)到户籍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进行信息采集。
(三)就读小学及户籍均不在成都市、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条件需在成都市升学的小学毕业生,不参加4月份组织的网上信息采集。其信息采集相关事宜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资格审核结束后由居住证(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安排落实。
根据信息采集和资格审查结果,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为符合条件的学生编定报名流水号。报名流水号共八位,前五位为各区(市)县小学代码(小学代码前两位代表各区〈市〉县代码,例如:锦江区天涯石小学代码为01402),第六、七、八位数为学生流水号(001-999)。
四、公办学校学位确定办法
公立学校小升初的学位确定还是沿用以往的模式,没有变动,还是分为了三个批次,第一批艺体特长生,第二批大摇号,第三批小摇号(也就是划片区)。凡上一批次已确定公办学位的学生不再参加以后各批次公办学位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艺体特长生今年还是有的,之前取消了艺术人才,很多家长开始私下讨论,是不是也会跟着取消了,理由是以往艺术人才的获奖是艺体生报名的主要条件之一,那艺术人才取消,估计艺体特长生也会取消。当时我给家长的答复是,艺术人才虽然是一个主要的报名条件,但也仅是报名条件之一,而不是全部。艺术人才没有了,那还会有其它的报名条件。但是文件中也明确指出了,从2020年起,取消艺体特长生招生。所以现在正在读小四的孩子,以后小升初的时候,是不会再有艺体特长生了。
第二,上面说到了,中心城区的范围扩大了,学生的基数加大了,那也就是意味着除了成都市第十一中学校(女子实验学校)以外,其它的那5所学校摇中的几率就变小了。
注:成都市第十一中学校(女子实验学校)的随机派位,仅限于具有青羊区户籍(限女生)及已在青羊区就读的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限女生)才有报名参加的资格,所以中心城区范围的扩大,对这所学校的摇中几率没影响。
第三,文件中提到了“优质初中划片范围的确定,既要体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公平性,也要坚持就近入学原则,不得将划片范围扩大到所属行政区域全域。”高新区的家长应该知道,高新区的七中初中、石室天府中学和玉林中学这三个学校,每年是在整个高新南区进行摇号的(高新南区的小学毕业生每人限报其中一所,进行摇号。),那今年的政策是否会取消这个,目前还不好说,但具体要考高新区是怎么安排的。
第四,关于公办学校今年是否还会不会存在跨区择校的问题,目前不好判定,关注这方面的家长可以后续通过我们的线下讲座了解。
第五,郊区新城初中学校学位的确定没有变动,仍然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依据省、市相关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按成都市统一日程安排开展小升初工作。
五、民办学校学位确定办法
今年民办学校的学位确定采用实行随机派位(摇号)与自主招生(俗称的大考或是面试)相结合的办法,学生通过市招考办网站进行网上报名,每位成都市小学毕业生可填报一个随机派位志愿和三个自主招生志愿,自主招生第一个志愿与随机派位志愿相同。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点:
第一,时间的问题。招生计划公的时间不得早于5月18日,组织自主招生的时间不得早于7月5日。根据民办学校的一贯做法,官方的公告应该在5月18日公布,而自主招生的时间应该在7月5、6、7日这三天,也就是当周的周四、周五和周六这三天。
第二,本地生和外地生的划分。本地生的划分——户籍和学籍任一一个在成都市22个区(市)县的(也就是大成都范围内的),如果要选择就读成都市的民办初中的小学毕业生,都属于本地生。外地生的划分——学籍及户籍都不在成都市22个区(市)县的(也就是大成都范围内的),如果要选择就读成都市的民办初中的小学毕业生,都属于外地生。
第三,本地生和外地生的自主招生时间。了解过以往成都市民办学校自主招生的家长应该知道,以往外地生的自主招生时间每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本地生的自主招生时间每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而且教育局在公布文件的时候也会特别注明外地生的自主招生不得早于好久好久,本地生的自主招生时间不得早于好久好久。但是今天公布的文件中根本就没提到这点,再结合今年的自主招生时间延迟了整整一个月,所以预计今年民办学校的自主招生应该会把本地生和外地生放在一起同时进行面谈。
第四,随机派位的比例。文件中指出民办初中学校成都市本地生招生计划30%的名额由随机派位方式确定,这点还比较容易理解,也就是如果某所民办初中的本地生计划是1000人,那将由300个学位通过摇号来确定。如果报名人数没有超过300人,则报名的学生讲被全部录取。如果报名的人数超过了300人,将进行摇号确定学位。被摇中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自主招生;未被摇中录取的学生,可按志愿参加学校自主招生。
第五,摇号和自主招生的先后顺序。根据文件的内容,我们可以很明显的考出,是先摇号,再面谈。因为原文是这么说的:“被随机派位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自主招生;未被随机派位录取的学生,可按志愿参加学校自主招生。”这显而易见的是先摇再面。
第六,志愿的填报。文件中名确指出,每位本地生可填报一个随机派位志愿和三个自主招生志愿,自主招生第一个志愿与随机派位志愿相同。其实以往民办学校在自主招生的时候,没有太在意第一、第二和第三志愿,只要最终学生的情况比较不错,学校都会通知录取。但是今年来看第一、第二和第三志愿就要具体一些了,确实会在录取的时候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建议家长在给孩子报志愿的时候,尽量把第一志愿选一些有把握的学校。
第七,报名时间和方式。学生于6月4-12日通过小升初网络应用服务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参加了信息采集的学生凭已有的账号和密码进入系统填报志愿,外地学生须注册小升初网络应用服务平台,填写个人有关信息后再进行志愿填报。
摇号和自主招生的费用。这也是之前有家长讨论的话题之一,有的家长说既然相关部门要私立摇号,那费用是不是应该有相关部门来出呢,这点确实是想多了。是否参加民办学校的摇号是个人意愿,又不是强制干预,相关部门怎么可能出这笔费用呢,所文件中也名确指出了“民办初中学校随机派位及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收费标准相同。”
六、公民同招
“公民同招”是2018年成都市教育版块里面非常热门的一个词,在我们成都市的小升初政策没有正式公布之前,坊间关于这个词解释有多种版本,那我们下面来看这个我们成都市的“公民同招”到底怎么一回事。
第一,之前有媒体说公民同招是所有方面的都要同步进行,这样就逼迫家长在“选公立”和“选民办”时必须立场鲜明,只能二选一。但实际上我们从文件中看,这是不确切的。因为文件中明文指出:“所有学校学位确定后,被民办初中学校和公办初中学校同时录取的学生应于7月17-18日在网上完成学位的最终确定,作为办理入学手续和注册学籍的依据。”
这也就意味着今年家长和学生在选择时还是有一定余地的,还是可以公立和民办都有选择的,如果各位家长对政策运用得当,是有可能被公立和民办同时录取的。同时录取之后,至于到底选择公立还是民办就有家长和学生自由选择了,但选择的时间(7月17-18日)和途径(网上完成)要必须要文件中要求进行。
第二,到底是那一部分“同招”呢?其实很简单主要为民办学校摇号与公立的大摇号同时进行。而民办的自主招生和公立的小摇号(划片区),这两个板块是错开的,民办学校的自主招生是从7月5日考试录取进行,公立的小摇号从7月16日开始,相互之间不冲突,所以说为什么会出现被公立和民办同时录取的情况。
七、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升初具体办法
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升初按照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公安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成教发〔2017〕1号)相关规定办理。
已在成都市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规定向居住证(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登记点提交申请,登记点审核通过后,在区(市)县规定时间内将《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交回原就读小学。
(一)居住地未变更的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随就读小学划片范围内学生升学。
(二)居住地跨区(市)县变更的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由居住证(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就学。在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以下简称原中心城区)就读小学、且在原中心城区内居住地变更的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由居住证(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就学,除可报原中心城区的艺体特长生外,不参加公办初中学校小升初其他批次入学。
未在成都市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规定向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登记点提交申请,登记点审核通过后,由居住证(地)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就学。
八、关于被公、民办初中学校同时录取的学生学位确定办法
所有学校学位确定后,被民办初中学校和公办初中学校同时录取的学生应于7月17-18日在网上完成学位的最终确定,作为办理入学手续和注册学籍的依据。7月20-23日,学生根据初中学校安排到校办理报到手续。
九、关于简阳市小升初相关工作
2018年,简阳市小升初纳入全市统一网上信息采集。同时,简阳市将完善和规范小升初办法,实现与国家、省、市相关要求一致,在简阳市就读、户籍在简阳市以外的成都其他区(市)县的小学毕业生须回其户籍所在地入学。
十、关于规范招生入学
成都市教育局要求要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格执行计划、严格学制管理、严禁提前招生、规范收费行为、实行均衡分班,要求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小升初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注:后附《日程安排表》和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咨询电话表。
日程安排表——
| | | | | | | | |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民办初中学校公布招生信息(招生方案、招生简章、《2018年成都市民办学校初中招生信息公示表》和《民办学校2018年初中招生承诺书》等) | | | | | | | | | | | 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树德中学(光华校区)、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成都市第十一中学校(女子实验学校)网上报名 | | | | | 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树德中学(光华校区)、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成都市第十一中学校(女子实验学校)随机派位确定学位; 民办初中学校随机派位 | | 中心城区公布所属公办初中学校划片范围及入学计划;郊区新城公办初中学校完成学位确定 | | | | | | |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咨询电话表
|